桑农如何发家致富中敖镇龙头企业家庭农
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tsyl_bjzkbdfyy/5079/ 桑农如何发家致富?重庆中敖镇“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的合作模式给出答案 种桑养蚕业在四川重庆等地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而传统的种桑养蚕多是以家庭为单位,这种养殖方式往往规模小,经济效益低,不利于桑蚕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 重庆市大足区中敖镇,给出了答案。以“龙头企业+专合社(家庭农场)”的合作模式,发展成员企业十多家,覆盖宝兴、珠溪、国梁、中敖4个镇十多个村,已经建成标准化、集约化桑树、蔬菜种植基地六千多亩,养殖车间14个。 大足气候温和、无霜期长、土质宜种性广,自古就有养蚕的传统和基础。几千亩成片的桑田在阳光照射下显得格外鲜嫩翠绿。桑田地间,桑农早晚趁着天气凉爽的时候加紧采摘桑叶,旁边是标准化的小蚕共育中心和现代化的大蚕养殖车间。 在养殖车间内,技术人员通过电脑控制系统,就可远程调控蚕房温湿度以及灯光、实现桑园内的自动化灌溉、也可实现基地农事信息自动化收集传输和自动化办公调度。 以前,一个普通农户生产出来的生丝质量按照评定标准一般都在3A左右,现在实现智能化、标准化蚕桑管理,其生丝质量比普通农户足足高出2至3个等级,品质一般在5A~6A。6A级蚕茧,一个普通蚕茧可以抽丝超过米。标准化的种植桑树和养蚕要求种养殖过程中的标准统一,让生丝的品质提高到5A级别以上,避免质量的良莠不齐。 蚕桑浑身都是宝。中敖镇创新循环多元化,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除了生蚕养殖,还进行桑蚕深加工、桑果采摘加工等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建成桑叶茶生产车间、蚕丝被生产车间、桑果酒生产车间等于一体的20亩蚕桑综合加工区,全年生产桑叶茶52万盒、蚕茧吨、蚕丝被床;依托桑果采摘开启乡村旅游体验线路,推出桑果酒、桑叶茶等商品。 如今,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以后,该镇还将打造“在希望的田野上”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把桑蚕种植养殖打造成乡村旅游景点,建设蚕桑文化特色小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yea.com/sytp/12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涨知识啦这五款好喝又解暑的夏日凉茶,竟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