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04529.html

“大家都知道我是教授史蒂芬·霍金,那个研究时间和空间这两大概念的物理学家。但是,你们也许不知道我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演员史蒂芬·霍金。我一直想在电影中扮演经典的英国大反派。”

物理学家霍金于年3月14日逝世,享年76岁。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文|新京报记者陶若谷赵蕾王俊实习生

张一川马小龙

编辑

胡杰校对

本文约字,阅读全文约需7分钟

76岁的史蒂芬·霍金永留宇宙。英国当地时间年3月14日星期三凌晨,他在剑桥的家中平静地去世。

轮椅上的他是迷人的。自21岁被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疾病以来,他在医生的死亡宣判后又生活了55年。尽管全身只剩三根手指可以活动,但这个瘦弱的身体里却蕴藏着探知宇宙的巨大能量。

年9月13日,英国爱丁堡,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坐在一块写着公式和笔记的黑板前。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他是学界尊称的“教授”,即便出现在美剧里,也是和年轻物理学家“互怼”的科学家,他用机器人一样的电子音,邀请人们随他去漫游宇宙最奇异的角落。他是从未退出公众视线的科普作家,《时间简史》清晰地解释了时空与黑洞的奥秘,将人们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拉出来,进入对时间的思考。

他离开的日子,巧合地落在爱因斯坦出生的那一天。

这位20世纪后50年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被世人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事实上更源于他在公众社会的影响力,源于他对数千万人在科学领域的启蒙。

“记得仰望星空,不要只看脚下。去理解你所见到的,思考宇宙因何存在。好奇一点!”这段文字贴在剑桥大学霍金办公室的外面。

他终其一生研究科学,到了晚年不忘告诫后来人,“对广阔而复杂的宇宙保持一种怀疑”。

巨大的头脑和美好的精神

他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被禁锢在轮椅上。

年,17岁的霍金入读牛津大学攻读自然科学。霍金曾经估算过,他在牛津大学三年的学习中大概只工作了小时。他在年的自传《我的简史》中写道,“当时对我的期待是,要么成为不需要太多努力的天才,要么接受自己的上限。”

据英国《卫报》报道,大学末期,霍金的表现在获得第一等和第二等学位之间徘徊。他觉得自己是个挺难搞定的学生,于是跟他的审查员说,如果将他评定为一等学位,他就去剑桥读博士,如果给他二等,他“威胁”将留在牛津。他们最终给了他一等学位。

而就在那一年,21岁的霍金在开车前往Wagner的路上得知他被诊断患有运动神经元疾病。医生预计他最多能再活两年时间。

但霍金的病症发展得比通常更为缓慢。他接着活了超过半个世纪,使得他的残疾成为他的标志。“若非如此,他的知名度一定会大大降低。”英国媒体对他如此评价。

年9月1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英国剑桥大学。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在剑桥任教期间,他每天自己按下轮椅上的电动按钮,从剑桥西路5号出发,经过美丽的剑河和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这是《时间简史》中文版译者吴忠超的记录。

吴忠超曾于年赴英国剑桥大学,跟随霍金研习宇宙学。那时的霍金,正担任着这个富有学术传统的英国名校里一个“神圣”的教职——卢卡斯数学教授。这个教职,在此之前牛顿也曾担任过。

为了他的轮椅行走方便,剑桥大学特地为他修了一段斜坡。

吴忠超第一次见到霍金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想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他回头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摊在电动轮椅上。

那时的霍金,要很费劲才能抬起头来。在失声之前,他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流,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

看书,也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弹屏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就像“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

年,在拜访欧洲核子研究组织时,霍金感染了严重的肺炎,医生采用了气管切开术,帮助他呼吸,而代价是声带从此无法发声。霍金也曾感到绝望,他说:“此后是几周的重症监护。那是我一生中最黑暗的日子。然后,他们给我安上呼吸机,我好像根本没法指望把书写完了。”

完全丧失身体机能后,他通过右侧脸颊的抽动在电脑程序上识别出文字,而这块渐渐萎缩的肌肉则依赖每天多次针剂注射保持活跃。直至年,他还能用仅剩的三根手指和一双天蓝色的眼睛向外界抛出好奇。

这些障碍并没有妨碍他以头脑中亢奋的细胞编织宇宙奥秘的传奇,更没有阻止他享受生活。旅行成了霍金教授的消遣之一。

年,他感受了伊朗布因扎赫拉7.1级地震;年,他去了南极;他曾在潜水艇中探测过深海;年,他在一次宇航员例行的零重力飞行训练中感受了失重,回到地面后,他俏皮地说:“太空,我来了!”

年4月26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飞越大西洋的飞机上体验零重力飞行。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听闻霍金去世的消息,万维网之父TimBerners-Lee是最早向霍金教授致敬的人之一。他说,“我们已经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头脑和一个美好的精神。史蒂芬·霍金,请安息。”

“打赌狂人”

“我认为他极度倔强”,霍金的女儿露西在面对英国媒体时用这个词解释了他异常的活力。

“他有一个非常令人羡慕的愿望,并有能力召集他所有的储备、全部精力和精神专注力,将他们全部推向继续前进的目标。”露西所描述的愿望,是想要挖掘世界最基本的规律的愿望,而他也终其一生,用科学研究来试图实现。

01:53

霍金的女儿露西谈父亲。视频来自BBC

在霍金教授众多的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奇点理论和关于黑洞的“霍金辐射”理论。尤其是关于黑洞,爱因斯坦曾在广义相对论中做过不祥的预言:“过多的物质或能量聚集在一点会使宇宙失控,像魔术师的斗篷一样吞噬一切。”

霍金的理论则认为“黑洞不黑”,霍金认为“黑洞会发光”,会辐射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这种现象在学界称为“霍金蒸发”。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苟利军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霍金曾和天体物理学家基普·索恩打过赌。打赌是霍金的另一大爱好。生前被调侃为“打赌狂人”的他,逢赌必输。

“天鹅座X-1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黑洞候选体。上世纪70年代,它刚刚被发现时,地球上最聪明的两个大脑——史蒂芬·霍金和基普·索恩为它是否是黑洞打了个赌。”苟利军说,霍金认为明亮的X射线源——天鹅座X-1,并不是黑洞。

“90年代,当时的观测证据表明,天鹅座X-1有90%的可能性是一个黑洞,霍金认输了。”苟利军说,年,他们做了一次重新测量,确定那个是黑洞,“基普·索恩还给我们写了信。”

霍金的赌约输了,但苟利军说,这是霍金的小心思,“这个赌约的结果,其实是对他自己科学成果的肯定。”

“黑洞曾一度被认为是永远无法逃脱的监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霍金博士用他著名的、由合成器处理过的机械声音说道,“要是你觉得自己被黑洞困住了,那也别放弃,摆脱黑洞的方法还是有的。”

他曾在自传里写道,人类只不过是一种生活在一颗小行星上的高度发达的猴子,但我们不断探索宇宙的梦想和展现的思想价值,使每个人变得特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yea.com/sytp/11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