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叶止汗的说法,比较可靠的记载是见于北宋·张杲的《医说·卷五》。

图片来于网络,侵权则立删

原文是:严州山寺有一游僧,形体羸瘦,饮食甚少,每夜就枕遍身出汗,迨旦衣服皆透湿,如此二十年,无复可疗,唯待尽耳。监寺僧曰,吾有药,绝验,为汝治之,三日宿疾顿愈。遂并授以方,乃单用桑叶一味,乘露采摘,控焙干碾为末,二钱,空腹温米饮调。或值桑落干者亦堪用,但力不如新者。按本草亦载,桑叶主止汗,其说可证。

严州山寺,可能是现在的杭州龙泉寺。

自古吴越地区,农耕发达,盛产桑蚕,自然而然,实用的经验也就丰富。

游僧,大概是云游四方的行者。

形体羸瘦,饮食甚少,像是虚热之质。

每夜就枕遍身出汗,甚至是湿透衣衫,可以说是很严重很典型的盗汗了。

二十年之久,竟不能收效,实属煎熬。

从一般理论分析,盗汗的原因主要还是阴虚虚热内扰的问题。

如果能够诊断的再精细一些,本案以桑叶末收效,可能是肺系郁热比较突出,而结合体质分析的话,则不单单是肺系阴虚郁热,可能还要复杂得多。

桑叶清肺系郁热,透散毛窍是取效的主要原因。生鲜之品,力优于自然干落者,还是说明生鲜药品对于郁热更好用,就好比是鲜芦根、鲜茅根。

本案中的桑叶,《本草从新》认为,经霜者更宜。

近代名医吴锡璜在《中西温热串讲》,治疗风温证,也强调了桑叶透表的功效,还顺带提了白芍,对的,芍药透表。

白芍通行营气,留待以后再叙。

《松峰说疫》里,提出用桑叶一把,炙,水煎服,无叶用枝,治疗瘟疫。这也是对于桑叶清透郁热的运用。

此外,《本草易读》还强调,家种之桑叶,无毒,更安全。

吴鞠通《温病条辨》记载: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其气。

以上记载,仅供参考。

白石桥上人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白癜风的预防
复方驱虫斑鸠菊丸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yea.com/syyy/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