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疆巴里坤休闲观光农业成农牧民增收
近年来,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通过强化政策支撑、规范服务管理、培育示范品牌、加大宣传推介等举措,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建设美丽宜居休闲乡村为目标,积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强县建设,全县休闲观光农业向功能多元、特色突出、服务优化、产业融合转型,成为农牧民就近就业新渠道。 6月3日,笔者走进二渠水库景区,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不时有迁徙的候鸟飞过,湖水中可见一簇簇水草,水面映出了蓝天白云的倒影,湿地景区独特的田中湖与连绵的雪山吸引着不少外地游客的到来。“这里的环境特别优美,特别适合休闲度假。”四川游客唐鑫说。 二渠水库位于巴里坤县城以东16公里的高家湖湿地景区西侧,始建于年,库区面积亩。年6月,二渠水库由山江水旅游有限公司承包并进行旅游开发,经过两年的发展,建成现在包含9个木屋式餐饮包厢、1座大型游客接待中心、1座旅游公共厕所及多类配套旅游休闲设施在内的三星级休闲观光示范点。山江水旅游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庆杰说:“我们计划还要推出自助烧烤区、垂钓区。” 随着二渠水库周边湿地休闲功能要素不断完善,湿地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夏季有多项水上娱乐项目,冬季有多种冰雪体验活动,辐射带动二渠水库实现了单季旅游向四季旅游的转变。据了解,每年旅游旺季,节假日期间每天来观光的游客超过人(次),游客接待量则达到余人,很多周边的农牧民也选择在二渠水库景区打工实现增收。 今年19岁的贾尼拜克·叶尔提斯是大河镇大柴沟村村民,年初由于父亲患病入院,他开始打工补贴家用,3月份通过县人社局的“春风行动”招聘会来到二渠水库景区务工。贾尼拜克说:“这里的环境好,活也不算累,一个月工资元,我打算在这长期干下去。” 走进巴里坤县健坤牧业智能温室大棚,鲜花竞相盛开,温室大棚内栽培的植物达2万余株,无土栽培区种植了黄瓜、西红柿、草莓等,可供游客采摘、选购。 据了解,健坤牧业智能温室大棚包含景观休闲区、培育区、生产区、无土栽培展示区。位于整个大棚中心区域的景观休闲区最为惹眼。香蕉、椰子、柚子、木瓜、芒果、橙子等10余种热带水果类乔木和鸭掌木、非洲茉莉、桑叶牡丹、黄金叶等60多种热带灌木格外引人注目。这个梦幻王国不仅是各地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也带动8名员工在这里长期稳定就业。 海子沿乡尖山子村村民哈米拉·卡马力两年前进入健坤牧业公司成为一名产业工人,今年3月初调到智能温室大棚从事花卉管理工作,每天负责除草、浇水,采摘果蔬,打扫温室卫生等。哈米拉·卡马力说:“我到这里干活已经3个月了,每个月有元的工资,保险啥的都给交,上下班单位有专车接送,中午食堂还管饭,各方面条件都不错。” 据了解,年初以来,该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主体多元化、业态多样化、设施现代化、发展集聚化、服务规范化,推动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机制进一步健全,实现“三农”增效增绿增收、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利用“旅游+”“生态+”“互联网+”等模式,不断丰富产业内涵、拓展农业功能,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水平。截至今年5月底,全县星级农家乐经营主体发展到22家,其中,5家企业被农业部授牌为休闲观光三星级示范点,年营业收入累计达到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8个。休闲观光农业正逐渐成为该县促进农民增收的新渠道。(通讯员杜雅娟左娟) 来源:哈密日报、哈密零距离 编辑:张丽萍 监制:刘彬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yea.com/syyy/2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桑叶泡水喝,你的身体可收获4个好处,但要
- 下一篇文章: 收藏卫计委发布新药食同源原料目录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