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成为中原霸主。而南方的吴国经过数代吴王的经营正成为冉冉升起的新兴,极大的威胁了楚国的安全。双方互相敌视,两国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争桑之战

这时两国边境两个采桑女争夺桑叶爆发冲突,于是两女家人互相攻击,接着边城的长官接到两家争斗的消息分别带兵来援,楚国关长攻破吴国边城。吴王大怒,兴兵伐楚,攻占了楚国两座城池才罢兵。

图1吴楚二女争桑

而争桑之战的背景是:

1.吴楚均是南方的大国。楚国为老牌大国,经过庄王、共王、康王三代经营,已经击败晋国成为中原头号强国。而吴国作为冉冉升起的新星,争霸之路必然要挑战楚国霸权。

图2春秋列国地图

2.楚国在长江上游,吴国在长江下游,两个是临近的大国,双方互相忌惮,不灭对方寝食难安。双方多次试探都是势均力敌。

3.楚灵王夺取楚康王王位后,雄心勃勃,大举进攻吴国,同样无功而返,但双方矛盾因此变得不可调和,进入频繁的拉锯战。

4.吴王僚时,吴国经数代吴王悉心经营实力大增,于是有了挑战楚国的底气和实力,于是正期待寻找机会挑衅楚国。没想到机会自动送上们来,于是借题发挥调兵遣将伐楚,展示霸主实力。

5.吴国公子光意图伐楚,建立军工,为夺权做准备。吴国公子光是吴王僚的堂兄,也是第20位吴王诸樊的儿子,诸樊一改常态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导致公子光和王位失之交臂。而公子光雄才大略所以准备夺权,后来伍子胥进献专诸给公子光,果然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即位为吴王阖庐。

图3专诸刺吴王

通过吴楚争桑之战,我们发现:

1.同样一件事情可以小事化大,也可以大事化小,这取决于当事方的智慧和目的。吴楚双方小事化大,打了一场期待已久的战争,吴国正式进入春秋争霸舞台。

2.做事情讲究出师有名,这样才名正言顺,赢得舆论支持。吴楚双方借保护臣民为名,打了一场酝酿已久的战争。

3.许多看似不必要的战争,其实是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两国军事争霸,最终难免一战。

4.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百姓是为了生存,而君王为了开疆拓土。

图4春秋战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angyea.com/sytp/11749.html